(相关资料图)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自古以来,几乎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会选择一位"守成"的仁君,继任者的文韬武略不需要很强,只要能让百姓休养生息,社会安然运转即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自然也是这样想的,于是他选择了仁慈的嫡长子朱标。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朱元璋万万没想到,朱标年仅36岁就去世了。在无可奈何之下,朱元璋只能再扶起一个继承人,也就是明惠帝朱允炆。
朱元璋在位时,对于朱允炆,藩王自然不敢多说什么。洪武31年,朱元璋病重,在临终前他颁布了三条遗诏,第一表明自己死后,皇太孙朱允炆可登基,第二丧事从简,不得劳民伤财,第三死后诸藩王封地祭拜便可,不得入京。
朱元璋知道,自己的那几个儿子是根本不服朱允炆,为了能让朱允炆顺利继位,让他们不来南京是稳妥的办法。然而,《明太宗实录》却记载了一件自相矛盾的事,在颁布了藩王不能进京的命令后,朱元璋马上紧急召见燕王朱棣!
但朱元璋这道命令,却把等着登基的皇太孙朱允炆吓得不轻。老皇帝为啥把朱棣紧急召回?这是想干啥?难道还想更改遗命,让朱棣登基?事关重大谁也不敢大意,朱允炆与齐泰等心腹合计一番,觉得为保险起见,还是不要让朱棣进京为好。于是他们大胆起草了一道假圣旨,命人快马加鞭下达给朱棣。
那时候的朱棣已经到达了江苏淮阴,半路接到了朱允炆的圣旨,只好折返。至于朱元璋在去世之前,一直询问身边的大臣,"燕王来未?"朝廷众臣自然是知道朱允炆干的好事,但大家都不敢得罪未来的皇帝,于是都不敢做声,"凡三问,无敢对者"。朱元璋为什么要召见朱棣,这已经成了一个千古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