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立法纠治“低头族”?

2023-08-17 16:26:34 来源: 东方资讯


【资料图】

热点话题

该不该立法纠治“低头族”?

□ 一 孔

一边低头“刷手机”,一边过斑马线的现象越来越多,不仅不安全,还可能阻碍交通。对于这种行为,国内一些地方已采取立法的措施进行约束和惩戒。日前,厦门交警开出首张“行人过马路浏览电子设备”罚单,这也标志着《厦门经济特区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规定》正式施行。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和手机的捆绑越来越紧,这主要是手机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离开几乎寸步难行,什么事也办不了。但同时,一些人对手机陷入深度依赖,不分时间、地点摆弄手机,比如过马路斑马线时,依然眼盯屏幕,沉醉其中而全然不顾自身安危,由此导致一起起意外事故。另外,低头边看手机边过马路,也影响交通的畅通。有数据显示,低头看手机时,平均视野只有正常走路时的5%,平均步行速度也减慢16%—33%。注意力高度分散,心思没在路上,只顾低头走自己的路,哪管来来往往的车流,于是一个个交通“堵点”出现了。

出于安全、有序考虑,立法纠治“低头族”显得很有必要。通过对不文明行为的法治化改造,有利于营造机动车驾驶人跟行人双方互动理解、共同推动文明进步的良好氛围。人在路上,必须遵守交通法规,增强安全意识,自我约束、杜绝随意。这样一来,既能保障自身安全,也能专心、快速通过,不影响车辆通行。

立法惩治“低头族”,处罚不是目的,而是依靠法规的威慑力,为公众敲响安全出行的警钟,织紧交通管理的安全线。从实践来看,包括厦门在内的一些城市,主要是采取教育方式,让违法者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对于屡犯不改者,法规就会“咬”上一口,促使人长记性,还会让其成为警示案例,起到教育他人的目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惩治“低头族”的法规,既严厉、铁面,也温情、适度,只要科学合理运用,就能最大限度减少人们担忧的以罚代管、过度执法等问题。

斑马线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行人过街的安全线、生命线,更是城市形象的文明线。作为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必须安全有序。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需要共建共享共治。针对“低头族”的地方立法,体现了“治未病”的预防性法律思维。作为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不可丢,侥幸心理不可有,每个人都应是自身出行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立即从现在做起,收起手机安心过街,家人、亲朋、同事……总有人在等着你平安到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