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红脸都不要了?《志愿军》一海报引众怒!官方回应网友不买账
(资料图)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陈凯歌,是一位备受尊重的导演,他有十分令人称赞甚至到现在都在怀念的佳作,比如霸王别姬等。
而如今,他的最新力作《志愿军:雄兵出击》也已经开拍,但是在备受瞩目的背后,一张宣传海报在人们之间引起了纷纷议论,甚至还恶评如潮。
为什么一向好评的陈凯歌,会在这次电影还未上映就遭到了众多骂名?
这部电影到底发生了什么?
电影未上,却引来骂名
《志愿军:雄兵出击》,作为一部以中国军人的英勇事迹为主题的电影,它不仅凝聚了吴京、章子怡、黄晓明等一众顶级明星,还有最近大火的王传君,张颂文的加入。
而这部电影中,中华儿女为了祖国义无反顾抗争的题材,更承载了国人的情感和记忆。
而抗美援朝系列在商业题材上也是属于比较好的一种题材,所以这部电影在还未正式上映之前,就已经受到了媒体和观众的高度关注,预售票房更是节节攀升。
正当人们满怀期待之际,一张宣传海报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在这张海报上,一个小女孩身着女性服装,脸上涂着夸张的小丑妆容,面露微笑,造型十分的辣眼睛,而海报的上方,赫然写着《志愿军:雄兵出击》,与电影的主题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如果把文字和图片结合起来,一个名字,一个小丑,是不是有点细思极恐。
这一不协调的设计立即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和不满,有人甚至怀疑这是否与电影的主题相符,是否是一种故意引起争议的行为。
不少网友怒喷官方,称这是在侮辱先烈,丑化志愿军,太恶心人了。
电影的主题如此严肃,海报却显得有些轻浮,不够严肃和庄重。
而随后,更是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这张海报竟然是在8月15日发布的,这个日子,恐怕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8月15日,是日本无条件投降日,在这一天,发布这样一张女孩身穿白裙,正中却有那么大一个红点,有没有觉得什么相似的地方?
官方解释,网友并不买账
电影官方在争议升温后,终于发表了一份声明,解释了海报设计的背后意图。
原来,这个小女孩名叫李晓,在电影故事中是被外国人收养,年纪小小的时候被迫扮成小丑以娱乐人们。
这一海报设计意图是为了呼唤人们对历史的警醒,唤起大家对旧社会战乱时期中国儿童所受列强侮辱的反思。
尽管官方对设计意图做出了解释,但仍有一些观众对这种设计表达方式表示不满,他们认为电影海报作为电影的第一印象,应当更加准确地传递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选择在这个时间发布一张这样的海报,而且当时并没有解释,直到舆论到达顶峰才出门解释,很难让人相信这不是一种手段,是不是为了宣传,故意做出这样的行为呢?
官方解释之后,网友们却再次开骂
“海报的造型,让人感觉小女孩是处于一种很幸福快乐的状态,而并没有片方解释的那种历经苦难的感觉。”
“志愿军题材必须带有阳光的一面,给人以光明就在前方,缅怀革命先烈付出的精神。而不是整出一副古怪的样子来增加那种诡异的氛围。”
“抗美援朝牺牲和伤亡巨大,多少英雄埋骨他乡,才有这些年的和平环境,不允许有半点丑话和污名…”
“用心要用在点子上,同时还特别需要主创者的诚心。试问陈导团队你们之所以想拍《志愿军》,到底是出于对于志愿军先烈的缅怀崇敬呢,还是为了蹭历史的热度?”
“如果我是导演,我会把抗美援朝拍的充满爱国主义热情和献身精神。我不在乎什么演员容貌,我只在乎精神面貌。和那种舍我其谁,一往无前的高昂斗志。”
“我会渲染战争的残酷,会把朝鲜人民需要我们帮助的迫切心情表达出来。我会把解放了的中国青年军人,为了保卫自己得来不易的家园,奋不顾身的迫不及待的求战心情表现出来。
他们心甘情愿,义无反顾地跨过鸭绿江,保卫朝鲜保卫和平保卫家园保卫新中国。没有什么小资,没有什么浪漫,不需要流量影星,不需要夸张的表演和化妆。”
“希望导演们拍抗美援朝,都要在心灵上进行一番洗礼。先感动自己,再展现出来。不要消费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从而消耗了志愿军勇士们的爱国精神。”
这一事件引发了对于电影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形式,应当如何在宣传中既能引起观众的注意,又能准确地传递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这是一个需要导演、创作者以及宣传团队共同思考的问题。电影的宣传不仅仅是为了博取眼球,更是为了引导观众正确理解电影作品,走进电影的内心世界。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