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混的有好有差,甚至是天壤之别,可能差的只是初始条件

2023-08-04 15:11:19 来源: 腾讯网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这北京大哥住了30多年的地下室,很多人都说这是非得死守二环内,否则可以换到四环外的大房子啊。


【资料图】

但其实这说的不对,很多人之所以吃苦受罪不是因为不努力或放不下架子,而是真的没有条件的。就像这大哥,不是说“脱下长衫”就能住别墅的,而是有些东西如果出生时没有,那这一辈子就很难获得了,这就是“初始条件”,是开局的装备。

这地下室一看就不是“成套住宅”,也就不可能有房产证,更不能进行产权交易。也就是说,这只可能是单位的临时安置用房,连“租赁公房”都谈不上,那这大哥就不可能进行转卖,也就别聊什么换到郊区好房子了。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有人出生在罗马。在北京这种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初始条件相当重要的。甭谈什么过去的房子便宜现在的贵,北京的房价从来就不便宜,就因为这里是北京。

北京早期个人买房的很少,基本都是早期先富起来的土豪和艺人们,然后就是华侨外商了,和普通百姓几乎无关。

2000年之后个人购房的才多了起来,但以什么人为主?除了土豪之外就两种人,一是拆迁户,二是体制内,而这两种人都是有“原始资本”的。

拆迁户自然不必说,货币化安置之后基本都是明码标价,以房换钱,拿钱买房。而体制内的原始资本是什么?两种,一种是以前分的房子,个人买下之后自然就可以上市了,那也就有了换房的资本。第二种是没分过房或面积不够的,可以拿着住房补贴去买房,标准内的由单位买单,个人只需承担超出部分就行了。

所以说,在任何一个时期,无论房价是便宜是贵,想完全靠个人能力买房都是相当难的,而大多数都是用曾经的初始资本去置换。

那要是没有原始的启动资本呢,没办法,就只能跟这住地下室的北京大哥似的,一凑合就是30多年,而且还看不到希望。

很多北京人之所以混的有好有差,甚至是天壤之别,其实很多时候跟个人能力没什么关系,差的只是初始条件而已。没赶上拆迁和分房的,那就一步差步步差了。

像这北京大哥,大概率父母是回城知青,家里没房就只能靠单位。而单位也没有现成的房子,所以就先给个地下室凑合着,相当于周转房。当年这种事儿非常多,甭管什么房有的住就不错了。但没想到这一凑合就是一辈子,之后单位没条件分房了,一切的承诺也就成了泡影。

现在很多人都调侃北京人自己不努力,脱下长衫不就自己买房了吗?但实际上这在当年就是单位的一种承诺,福利就是福利,是员工用劳动进行交换交换,理所应当得到的。

当然很多会说那农民还什么都没有呢。这就不抬杠了,愿意理解的自然理解,不愿意理解的说什么都没用。很多事情就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遗留问题,但不要以今天的眼光去苛责当年的人们,毕竟谁都不是上帝……

随便买房都能发财的年代过去了,只有选对房、避开坑,才能享受到资产升值红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