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寻“红色中国印”,今日走进南京、西安-全球热议

2023-06-30 03:55:27 来源: 锦观新闻

传承革命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在“七一”党的生日即将到来之际,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联合广州、济南、南京、青岛、厦门、深圳、西安、沈阳、长春等9家副省级城市党报,一起解码当地红色文物,共寻“红色中国印”。

今日,我们走进南京和西安。


(相关资料图)

南京

郭纲琳狱中磨制的铜心

1934年1月12日傍晚,时任共青团上海闸北区委书记的郭纲琳在前往布置绸厂罢工事宜的路上,由于叛徒的出卖不幸被捕,敌人将她关入了大牢。

在狱中,郭纲琳不但和难友们组织在一起与敌人斗争,而且为了表达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信心、与敌人顽强斗争下去的坚定决心,她在监狱里将两枚铜板磨制成两颗铜心,并用钢钉在上面镌刻了“健美”“永是勇士”字样。她还在枕套上绣上了大雁,并且跟难友们讲,大雁是有组织有纪律的鸟,我们应该像它们一样坚定方向,一直朝着自己的目标飞,要与敌人不屈不挠地斗争下去,才能达到胜利的目的。

1937年7月,27岁的郭纲琳高唱着《国际歌》走向雨花台,成为牺牲在这里数万名烈士中的其中一人。这些文物由组织和难友从狱中传递出来后,由其亲属保存到解放以后交给了政府,现在都存放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是纪念馆的一级文物。

陈子涛公文包

1945年,抗战结束后,《文萃》周刊在沪宁杭地区悄然出现。周刊主要揭露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并很快在国统区的民主人士、进步青年中流行。国民党一位高官曾说:“一期《文萃》杂志的威力,胜过解放军的一师人马。”

1947年,国共和谈完全破裂。《文萃》周刊被勒令停刊,转入地下。杂志主编黎澍被迫前往香港。在这关键时刻,身在上海的陈子涛毅然接任了《文萃》杂志的主编工作。

面对《文萃》发行的特殊环境,陈子涛改变了刊物的发行方式,将杂志大小改成了32开本的小册子,每期换一个名字,发行时间由周刊改为不定期秘密发行,巧妙地躲避了国民党特务的追查,得以顺利发行,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内的一个重要思想堡垒。

1947年7月23日夜,陈子涛在上海被捕入狱。1948年12月27日夜,陈子涛被活埋在了南京雨花台。他以笔为枪,在黑夜中呼唤光明。自己却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

西安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位于西安市北新街七贤庄,1936-1946年间,中共中央在这里先后设立了秘密交通站、红军联络处和国民革命军第八路驻陕办事处,在全国所有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中成立最早,坚持斗争时期最长、影响最大。

七贤庄始建于1934年冬,1936年春落成,占地13600平方米,由10座“工”字形、土木结构的平房院落自西向东排列组成。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医疗器械和药品十分缺乏,周恩来指派在张学良身边工作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刘鼎在西安设立秘密交通站。1936年春夏之交,刘鼎来到竣工不久正待出租的七贤庄,因这里距火车站较近,交通方便,刘鼎看上了这所不起眼的小院。于是用200块银元租下了七贤庄的一号院,在德国牙科博士温奇·冯海伯牙科诊所的掩护下,秘密交通站开始了为延安采买、转运医疗器械和通讯器材的工作。与此同时,刘鼎还请地下工作人员涂作潮在一号院地下室安装了一台100瓦的电台,把中共中央设在保安的红色中华社的广播传播到全国各地。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秘密交通站”改为半公开的“红军联络处”,由叶剑英主持工作,秘书长先后由李克农、张文彬、李涛担任。主要任务是发展东北军、西北军、红军三位一体的联络团结工作,促进国共两党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早日建立。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同年8月25日,“红军联络处”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驻陕办事处”。

鄂豫陕苏维埃政府葛牌镇纪念馆

鄂豫陕苏维埃政府葛牌镇纪念馆位于西安市蓝田县葛牌镇葛牌街。

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政治委员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长征入陕,在关中地区创建了最早的红色政权——鄂豫陕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同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进行了7个月的革命斗争,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最光辉的篇章。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的建立为帮助红军扩建、保存红军实力、配合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缅怀红二十五军的丰功伟绩,于1997年至2000年在原址上修建了纪念馆,原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题写馆名,2001年7月1日对外开放。纪念馆占地800平方米,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占地720平方米,馆内陈列面积666平方米。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文字 吴喆 设计 王幸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王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