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翻译】Panzer Tracts 18 Pzkpfw38(t) A、B、指挥型

2023-08-31 08:08:02 来源: 哔哩哔哩

作者:Thomas ,Hilary Louis Doyle

译者:Pzkpfw38nA车长

译者经验不足,相关翻译错误请各位积极批评指正。

生产过程中的改进

和所有投产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德国坦克一样,改进在生产过程中引入。但是除了装甲防护的升级外,(t)最早的A型和最末的G型之间性能没有显著区别——它们有一样的行走机构和武器系统。在战争期间,型号(Ausfuehrung)的指定只是用来获取对应备件的识别符号。因为机动组件没有明显的改动,在整个生产期间绝大多数的备件几乎都没有发生过变动;因此(t)的“型号(Ausf.)”仅仅反映了订单的续签,而不是真的表示它的新型号和改进型号。

不过仍有一些特征可用于区分它的各种型号:

A型(底盘号1-150)

-Turmrundblickfernrohr 38(t) 车长用周视潜望镜的顶部伸出圆柱形的装甲壳体,没有任何装甲帽的保护。


(相关资料图)

-波兰战役中第67装甲营()使用的38(t) A型的车体左侧可以看见管状的“战斗天线”,但是后续生产中没有这一特征。

-一把短柄铲子和十字镐横放在车体后的发动机检修口上。

-每侧悬挂(Laufwerk)包含四个负重轮(带窄橡胶圈的厚钢盘),两个负重轮一对安装在14片紧紧捆在一起的板簧的两侧限位器上。

-最初前反光镜安装在每侧翼子板的前缘,后来移到了前支撑架的后部。

-从1939年7月开始一直到1939年11月A型生产结束,一具没有装甲防护的烟雾弹架安装在了车体左后方,排气消音器的上方。

-在A型生产期间,一个止动器螺接到了炮塔正面,以免球形基座上的机枪向左转对着3,7cm (t)坦克炮。

-接近生产的尾声时,一个把手螺接到了上层建筑顶部左后方的角落上以方便车组成员上下车。

-一具防空管制灯(Tarnscheinwerfer,通常指的是Notek灯)安装在了左侧翼子板上,一具尾灯(Abstands-Ruecklicht)在这批生产结束前被安装在了左后方(后来换到了右后方)。

指挥车(Panzerbefehlswagen)

38(t)可安装两个Empfaenger e型收报机的架子、一个10瓦发报机的架子,一个三具整流器的基座以便连长(Kompanie-Chef)车(安装Fu5、Fu2)、排长(Zugfuehrer)车(安装Fu5)或一般坦克排车辆(Zugwagen,安装Fu2)选用这些电台。

38(t)在柏林-舒安尼堡(Berlin-Schoneberg)的陆军军械补给局通讯技术部门(Nachrichten Heerszeugamt)被改造为了指挥车(特种车辆编号、267、268)。

两辆营部(Abteilung Stab)的安装Fu5和Fu2电台组,使用棒状天线。两辆团部(Regiment Stab)的和五辆装甲通讯连(Panzerfunkkompanie)的安装Fu8和Fu5电台组,在车体后部上安装框架装天线。从B型的38(t)指挥车[(t) ,即]开始,一门假炮取代了3,7cm (t)坦克炮,一个观察窗取代了火炮瞄具,并且炮塔被固定死。两辆装甲通讯连的安装了Fu7(用于和航空器联络)、Fu5电台组,两套电台各用一个棒状天线。

1940年2月15日,第15军指挥部()向第4集团军()写信请求更好的指挥车:

(t)和38(t)作为指挥官座车()的缺点是他们的光学仪器观察范围太小,难以对目标定位、观察,这使得指挥工作难上加难。

他们想要III号坦克和装甲指挥车(.)来代替,不过他们的请求被回绝了。1940年2月27日,第67装甲营收到命令,要求他们送8辆38(t)到柏林-舒安尼堡(Berlin-Schoneberg)的陆军军械补给局通讯技术部门(Nachrichten Heerszeugamt),以将它们改装成指挥车(Panzerbefehlswagen)。

B型(底盘号151-260)

-Turmrundblickfernrohr 38(t) 车长用周视潜望镜的顶部增加了一个随动的装甲帽。

-一个薄金属板制成的防雨盖安装在了(火炮瞄具的)观察孔上方以避免水溅到火炮的望远瞄具上。

-一个帮助成员上下车的把手螺接到了炮塔顶部左侧。

-圆柱形的天线基座不再有伸出的用于安装“战斗天线”的管子。

-工具放在了两侧翼子板上,包括铲子、十字镐和两根装在左侧的缆绳,这种布局一直沿用到了38(t)生产的结束。

-B型的生产中,负重轮引入了较宽的橡胶轮圈和较窄的金属圆盘。

感谢盖昭襄王的几处翻译指导。

原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