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雪山大地》作者杨志军:奖项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未来的新标杆

2023-08-13 23:46:07 来源: 海报新闻
01:14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李子骄 记者 李硕琳 报道

8月11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选揭晓,山东青岛作家杨志军的《雪山大地》以最高票数获奖。


【资料图】

杨志军,当代著名作家,曾任青岛市第五届作协副主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环湖崩溃》《海昨天退去》《大悲原》《藏獒》《伏藏》等。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当代》文学奖,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能获得茅盾文学奖,我非常激动。”8月13日,海报新闻记者电话采访了正在青海采风的杨志军。“写作了将近40年,这段历程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它是一种总结,同时它又给了我一个标杆,一个新的目标、新的尺度、新的高峰,需要我去攀登了。”

5部作品中,《雪山大地》以最高票数获奖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当代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文学奖项之一,代表着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高度。自首届至今,茅盾文学奖历经40载,已评出50余部各具特色的长篇小说。

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进行六轮投票,产生了最终获奖的5部作品(以得票多少为序):杨志军《雪山大地》、乔叶《宝水》、刘亮程《本巴》、孙甘露《千里江山图》、东西《回响》。

杨志军介绍,此次获奖的《雪山大地》,主要书写了高海拔地区的时代巨变与草原牧人的精神心路。在这部书中,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生态与发展的主题贯穿始终,藏族牧民传统社会形态和生活样貌的变迁也被全景式地展现出来。

两度结缘茅盾文学奖,是故乡成就了自己

“我出生于青海,我的父辈们在青藏高原挥洒了自己的青春,这个地方现在的繁华与他们最早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也是不能忘记的。”谈及《雪山大地》的创作初衷,杨志军坦言,希望通过自己和父辈们的生活,让人们看到那些恒久不变的高海拔的冻土带上,有着怎样的温度和爱的氧气。

此前,杨志军曾凭借《藏獒》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同样以藏区生活和习俗为主题。“我每年都会回来采风,有时候是半年,有时候是一两个月,”杨志军说,“是故乡成就了我。”

“高原是父亲,海洋是母亲”

除了青藏高原,青岛的海洋文化也是杨志军创作的主题。他说,青岛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海洋和高原,一个是柔软的,一个是坚定的;一个是母亲,一个是父亲。我在青岛生活了20多年,感受到海洋和高原一样,都是辽阔博大的。”

杨志军透露,目前正在准备下一部长篇小说,主题仍是他深爱的土地。“关于都市和海洋,当然,这需要我不断地通过体验,通过对生活的关注,让自己更有底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