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关注猎聘公众号探寻职场的另一种可能
立秋已过,天气依然炎热。而不少打工人面对“空调刺客”,不得不忍受高温,甚至会为了多吹一会儿办公室的空调而自愿加班。
【资料图】
什么是“空调刺客”?
是黑心房东为了省钱,给出租房安装上的5级能耗空调。导致小小十几平米的房间,一个月就耗电435度,是一级能效空调的四倍!再加上不少租房合同里写着,空调电费按1元/度单独算,以致租客一夏天的空调电费支出就高达上千元。
于是有网友调侃:房东真贴心,五级耗能的空调“光是看几眼就心凉了”;自己“月薪过万,交不起电费”……
这些说法虽有些夸张,上千元的电费,还没有到真的“交不起”的程度。
但一台五级能效的空调,却让打工人读懂了生活的隐喻,让我们看到了都市白领光鲜亮丽的外壳之下,苟延残喘的内核。
打工人的生活成本高,究竟高在哪里?
住得好vs离家近,不可兼得
▌墨小希:工资涨了200,房租涨了500
为了早上上班能多睡半小时,我租了公司附近的一个单间,房租2300,肉疼。
5月涨了200块工资,当时我就想,房子马上到期了,如果房租要涨,这200块也就是我工资卡上的流水账了。没想到房东跟我说,这个小区里就他租的最便宜,不划算,所以今年的房租要涨500元/月!
哭死……涨工资根本追不上涨房租速度,怪不得当时房东只肯签半年的合同。
▌林志:交通成本3000块,我的心在滴血
好不容易找了份工作,结果离家巨远,每天上班要从城市的最南边走到西北角,来回80公里,每天交通成本120元(油费80+过路费30+停车费10)。
这还没算上车子的保养费等等,每个月22个工作日算下来就是2640元,如果再平摊上保险和保养,交通费保守估计也要超过3000元/月。
每个月不吃不喝,工资就少了3000块,真的太难受了。
超前消费,只为精致买单
▌小蔡:工作第一个月,分期付款整牙
我的牙一直不整齐,上学期间跟父母商量了好多次,可在他们的观点里,这种冤枉钱根本没必要花。工作后,我终于经济独立了,所以领工资的第一个月就去做了牙齿矫正。
为了不影响美观,我选了三万多的隐适美。我刚毕业当然没这么多钱,所以用了信用卡分期。
现在每个月工资发下来,将近一半要用来还款,再扣掉房租和日常开销,基本没剩。仅仅是做到不超支,就已经很艰难了。
▌Alisa:花呗账单1w+,精致内卷苦哈哈
同事们的经济状况都不错,人家背着一万多的LV老花,我买个2000+的MK,不算过分吧?
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不提高消费水平。比如最近流行吃减脂餐,上周我跟着同事点了一次,一碗“草”居然花了我50多,简直就是“轻食刺客”。
跟朋友交流,她们认为在公司里跟人比精致,根本没必要。但事实是如果我跟同事的档次不一样,就很难融入团队。如果“露穷”的结果是被边缘化,是职业发展受阻,我宁愿背着花呗账单,参与这场“精致内卷”。
教育投资,是不是打水漂
▌图图妈:孩子的教育支出,不敢省
暑假过了一个半月,已经在两个娃身上花掉3.6w了。
送哥哥参加生态夏令营,5天4000块。游泳课一节230,俩娃一起送去学,20节课打完折还要8000块。两个月的假期,也不能不带孩子出去见见世面,一家四口去了趟云南,省了又省,还是花了1.8w。还有平时就在学的围棋、美术、舞蹈,学费算算少说也要6000+
双减减掉了补课压力,但该花在孩子身上的教育经费,我和娃爸真是不敢太省。现在的孩子都养得精细,不说要赢在起跑线上,至少也不能跟别人差距太大吧。
▌阿斯尔:MBA掏空了我5年的积蓄
最近准备报MBA,打听了一下学费,两年至少要30万,相当于要掏空我过去五年的积蓄。
这笔钱很难省下来,我在基层管理岗待了3年多,去年升职没有我,今年也够呛。私下找人事沟通,说我是卡在了学历上。虽然我是985毕业的,可专业比较冷门,跟工作没什么关联。再加上现在管理层几乎人均研究生/MBA,学历卷得厉害,所以这方面我并没有太大优势。
至于拿到了MBA证书之后,我是不是就能升职呢?这谁也说不准。
这笔教育投资值还是不值,只有先读完了才知道。
工作以后,我害怕回老家
▌HO胡:过年回家8天,支出3万
上大学时,每月生活费是1200,当时我特别想早点毕业,觉得重本毕业怎么着也得薪资过万吧?没想到真到了找工作的时候,我才发现能拿到月薪5000块的offer,已经高于我们这个专业的平均值了。
比收入低更可怕的,是工作以后的支出项也高了很多。除了房租、餐饮和交通外,过年我回家8天就花了3万块。
往返机票将近5000,给家里买年货2000多,给父母长辈的红包加起来一万六,再加上工作了就要给侄子侄女封压岁钱,关系近点的每人1000,远房亲戚家的小辈300-500……开销超出预期,回来以后房租差点交不上了。
现在想想,还是学生时代最轻松啊。而我当初还在嘲笑月薪6000的表姐,真该死!
▌朱先生:今年十一,要出6个份子钱
我日常开销不大,每年最大的“计划外”开支就是各种份子钱。
亲戚、同学、同事;婚宴、满月酒、升学礼、成人礼;春节、五一、国庆节、周末……少则五六百,多则一两千。有些吉利的日子,一天可能要安排两三场,就算人不到场,礼钱也得到账。
最夸张的是。清明节我都可能在为亲戚家白事出钱的路上!
以前不懂父母催婚,现在轮到自己有出不完的份子钱,才意识到他们可能只是想把过往出的账收回来。可我目前30+还是母胎单身,能怎么办呢?
这才8月,国庆期间已经安排了6个喜酒/满月酒,怎么才能躲掉?在线急等!
理财畅销书教育年轻人,收入到手后可以大致分成3份——
一份给生活开销,包括房租、水电、交通、通讯和柴米油盐等必要开支;
一份灵活变通,可以用来聚会、旅行、教育,或其他能丰富你精神世界的活动;
一份存进银行,养一只自己的“金鹅”,投资未来的同时,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现实中却是压得人喘不过气的房贷,越长越离谱的房租,让人身心俱疲的通勤,攀比精致的同事,还有五花八门的消费“刺客”……
生活成本飙升,生活品质却直线下降。每月的工资像“流水”一般,在银行卡上走个过场,最终流向了四面八方,没留下一丁点痕迹。
你的工资,究竟花在了哪儿呢?
作者 | 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