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漫聊知识
编辑|漫聊知识
«——【·前言·】——»
(相关资料图)
《孤注一掷》中王传君的一拜,将缅北那些表面和善,手上却沾满无数人鲜血的犯罪头目展现的淋漓尽致。
但是你知道吗,现实远远要比电影更加恐怖。
在缅甸的诈骗集团,一切以利益为上,不仅将法律当做空气,对付人的酷刑更是让人不寒而栗:活埋、砍断手脚、嘎腰子在那里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在那里的人,一旦没有利用价值,迎接他的,就只有死亡一个结果。
可以说,当你进入缅甸诈骗团伙的一瞬间,你的性命就已经不属于你自己了。
前段时间,几名记者利用手中的录像换取被困者的新闻被冲上热搜。
根据了解,4名记者在缅北的诈骗团伙中卧底了4个多月,利用手中隐秘的摄像头拍到了诈骗组织对别人进行惨无人道的虐待。
诈骗团伙见记者将内幕堂而皇之发布在网上,引起舆论不断发酵,导致他们不得不服软,提出了只要下架视频,他们就会放人的要求。
好在,结果是好的,那几个被困者也没有受到多少伤害。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们这样好运的。
2020年,李某在上网时认识了一位网友,在经过几个月的交流后,两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李某也向网友袒露了很多自己的私人情况。
就当李某因为工作的原因向网友大吐苦水的时候,网友给李某发了一个招聘信息,只见上面写了:缅甸小勐拉,月薪一万以上,包吃包住,提成也高。
这份工作瞬间吸引了李某的眼球,要知道他距离上次离职后一直找不到工作,这个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被金钱冲昏头脑的李某没有过多思考里面的弯弯绕绕,带上几千元就踏上了云南的景洪市。
到了之后,李某按照网友给的地点,乘坐船只悄悄偷渡到了缅甸。
可谁知,网友一看到李某,就撕开了自己掩饰的真面目,直截了当告诉李某:我要你过来就是让你到园区进行诈骗的。
李某一听,这哪行啊,现在有谁不知道,诈骗就是违法的,而且一旦进去,自己能不能出来还不一定呢。
于是李某言之凿凿拒绝了网友的提议,转而决定在缅甸借贷开饭馆。
但李某没想到的是,缅甸的借贷和诈骗居然是一个路数。
一年的时间里,李某将借来的20多万赔的精光,因无力还债,李某还是被借贷公司强行扭送至诈骗园区进行工作。
一开始李某是拒绝的,但诈骗园区的工作人员也不是好惹的,他们将李某圈禁起来,不单拳打脚踢,还用电棍时不时电他一下。
可以说,在被圈禁起来的几天里,李某被轮番毒打,就连在睡觉时也会被突然薅起来痛打一番再丢回去。
终于,李某忍受不了这样的毒打,最终还是同意进行诈骗。
但就算同意诈骗,李某的日子也没有好过多少。
在诈骗的这段时间里,只要是李某的业绩下滑或者垫底,李某就会被轮番群殴,这些人甚至会拿鞭子抽打他或者踩他的头。
打过之后,他们将李某带进小黑屋或者狗笼,在里面忍受连续几天的饥饿。
除了他,同样和他身陷囹圄的几人的日子同样也不好过。
经过李某的交代,里面还有几个其他的中国人,也是和他一样被骗进去的,但是他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除了日常的殴打,如果多次业绩不达标就会被强制抽血,一次就抽好几百CC,被带回来时已经面无血色,甚至是昏迷状态。
其中也有些人想要逃跑,但是没有一个人成功过,而这些逃跑失败的人先被群殴一番,然后再被关进水牢,严重的话还会被挑断脚筋甚至砍掉手指。
如果彻底没能给他们创造价值,那么就会被送去进行人体运毒,甚至还会被卖器官,知道榨干身上最后一点价值。
用李某的话说,在这里,就连自杀都是一种奢望。
21年12月,李某转至后勤,也终于联系上了自己的家人和警察,可谁知,李某所在园区因为收益不好居然将李某卖到了另一个园区。
好在,当时园区知道李某和警察取得了联系,便临时改变主意将李某卖到了相对规范的园区。
在新的园区中,李某签署了半年的劳务合同,负责诈骗园区的后勤,直到还清债务后,李某才成功回国。
虽然回国了,但是李某的身体和精神已经变得十分脆弱,直到现在还做噩梦,始终不能忘记那些惨痛的生活。
可以说,国家解决问题是好事,但是网上偏偏有人浑水摸鱼,不断在社交平台发布一些抹黑云南边防的声音。
在他们看来,人是从云南边境偷渡的,要不是云南边防看管不严谨,人们又怎么会偷渡进入缅甸?
于是一时间,“云南是最大的帮凶”、“云南曾经就是一个毒窝”等言论在网上肆意发酵。
但是他们又怎能清楚,要守好一个云南边境线有多难?
云南与缅甸、老挝以及越南这三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是云南到北京直线距离的两倍。
而且,云南地势错综复杂,山间树林草丛荆棘丛生,有时候你看到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河就可能是两国的边境线。
碍于树林和地势,这里无法开车,完全只能靠人力进行24小时巡逻,真正做到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你就算只待一天就会收到好几条防诈骗短信,稍微有点不对劲就会被警察进行盘问。
请问以上哪一点不算是国家进行管理呢?而且除了防止人民偷渡,还有缉毒警察也在默默值守,防止毒品入境。
1982年,云南正式成立专业禁毒队,至今一共缴获了410.09吨毒品,破获毒品案件共31.23万件,但这背后付出的代价也十分沉重。
四十年间,一共有184名警察长眠在云南边境线,其中有三分之一是缉毒警察。而且云南警官学院的禁毒专业更是全国第一。
其中,牺牲最多的就是云南的孩子,所以,云南的边防对得起全国每一个人。
首先对于这些守边人员,我们应当做到尊重和感激,因为正是他们为了我们的祖国付出自己的精力甚至是生命。
对于网上的这些无端谩骂和嘲讽,我们应当进行反击,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