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狂人”谢建光:35年拉板车走30万公里,59岁终止步在黑河

2023-08-30 12:48:52 来源: 朝夕说史

谢建光,卒于2018年1月23日。其离世后,不少人通过朋友圈发文来悼念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那么,这个在大部分人眼里看着很陌生的名字,很陌生的人的去世,为何也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度呢?

因为他曾是“徒步狂人”,在长达35年的时间里,仅凭一个人拉着自己的板车走了有30万公里的路程!如果生命不是终止在59岁,或许他还会继续走下去……

他的行为挺映衬古人说的那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最开始的流浪汉到后来的旅行作家。

谢建光在这条不断行走的道路上充实着自我,他看过的景色、获得的感悟皆糅合进自己写的《疯行天下》这本书中。

诚如书名那样的“疯狂”,这个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的“天下第一疯”谢建光,为圆自己“拉着小木屋,走遍全中国”的心愿,闯出了一条艰苦却能自娱自乐的道路。

对于出身贫寒的一个农民而言,他是如何做到“行万里路”的呢?又是如何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完成那些艰巨任务的呢?听了他的人生历程,或许你会对生活有全新的感悟……

01 他早年辍学且无心干杂活,高考失利对人生迷茫

谢建光出生于1959年,家乡在浙江宁波——一个经商者遍地的城市。

但由于他出生在一个局势动荡的时代,故自家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父亲成为那个时代的受害者导致童年的谢建光经常被人用异样的目光看待。

等上了中学,怀揣着作家梦的自己却遇上了一个令人讨厌的政治老师,这个老师对谢建光一直有偏见,致使他开始厌恶校园生活。

有时候就是这样,一个老师的良善与否能决定、影响、关乎孩子的一生,故而合适的教育之于人的一生尤其重要,稍有不慎就会使孩子误入歧途。

不过谢建光倒没有误入歧途,只是他开始抵触学校的规矩并且不愿再去学校,年轻的他有了做工养家的念头。

然而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民,他没有像一些宁波人那样爱上经商,倒是对一些四处奔走的商人产生浓厚兴趣,他愿同那些出过远门的大人交谈,听些其旅途中的趣闻,在对方绘声绘色地描述中憧憬着自己的未来。

父母觉得既然他想做工养家那就脚踏实地做些实事,父亲安排谢建光去当学徒,干些木匠和油漆匠之类的活儿。

谢建光也先后跟着好几个师傅学手艺,但他始终不能静下心来做事,学艺也不是很精。

在他17岁做木匠活时,由于操作不慎被刨板的机器削去了自己的两个手指,这就更令他沮丧不已了。

“我的命真是太糟了!”谢建光发出这般感慨,开始深深地怀疑起自己的人生来。

此时的谢建光其实还存有一个读书梦,虽然对去学校有抵触之情但他热爱读书写字,因此当高考的春风重新吹来时他也准备报考。

然而现实还是无情地给予他当头一棒,毕竟荒废了学业多年,想要考上大学谈何容易?

结果也不出所料,谢建光落榜了。怅然若失的他回了老家,既没考取心仪学府又丢了工作的他对前途一片迷惘。

父母眼看着彼时才23岁的青年事业毫无着落,不禁想着先给其找个合适的女人来成家。但谢建光对他们“先成家后立业”的建议并不苟同。

02 为见识这大千世界,他鼓起勇气自制板车说走就走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无声息地溜走,转眼到了谢建光老大不小的年纪,可心中萌生的“冒险”思想却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半分:他不想再循规蹈矩过活,他要去外头的世界瞧一瞧!

当时正刮着下海经商的“潮流风”,于是谢建光就对父母谎称出去做生意,实则早已决定了来一场漫长有趣的旅途!

说干就干,动手能力不错的他自制了一辆小车用来满足旅途休憩所需,这小车虽比不得买的车那般精致,但做过木匠的他把它设计得十分巧妙:

“其分上下两层,上层是个用来放置锅碗瓢盆生活物品的小隔间,下层是他睡觉的卧室。”

而谢建光对这辆板车的外在设计也一点不马虎,由于这是之前用来运送农作物的板车,其后有两个轮子,他便在板车前头焊上了两个支架来方便停靠。

另外,板车的三个边都被他打上了架子,只在扶手处留个进出之地;而谢建光还用一层铁皮将整个板车外面都给包了起来,如此便有效阻挡了风吹雨淋之险。

父母见到儿子这般努力拾掇“吃饭家伙”,自然也是喜出望外,他们给了谢建光150元路费——这笔钱对于那个年代的农民家庭而言,可谓是一笔巨款了!

谢建光便怀揣着这一百多人民币,满怀着对未知旅程的新鲜好奇,开启了“说走就走”的惬意人生。

其随身携带的行李除却这辆精心制作的板车外,还有一个大大的背包。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背包里装的肯定是口粮,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它所装的竟然仅是几套换洗衣物加一本《海涅诗选》,一支钢笔和一本笔记本。——这文艺情调也妥妥地说明了在他心中有着不灭的写作梦。

谢建光也与大多数普通人那样一开始很是贪图未知的新鲜事儿,最开始的旅途令他有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而见识了各地的五光十色,让他产生了出来是值得的想法。

白天他就拉着板车四处走走停停,晚上则安睡在它那片狭小的空间中,这样的生活在他尚有钱的日子里还算新鲜惬意。但很快,梦想就会被现实给打破。

03 计划赶不上变化,徒步过程远比他想象得艰辛

潇洒肆意的徒步梦想如果没有钱的支撑自然成了空谈。谢建光在将父母给的150块花光后开始思考没有了粮食补给的自己,怎样再前行?

一开始他自尊心作祟还挺放不开,但人要是最基础的果腹需求都满足不了那势必会精神崩溃……

后来,他忍受不了饥饿便靠捡路边的废纸箱和酒瓶来卖钱换食物,甚至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还会翻找垃圾桶找到稍许干净的,别人没吃过的食物、盒饭等来填饱肚子。

如果运气好摘到了田地里的蔬菜土豆等,他会用自己所带的锅具来简单烹煮下。可以说谢建光这个一开始潇洒的徒步者,后期渐渐变成了一个流浪汉。

谢建光之后在一个山洞住了下来,彼时的他因为身体长期缺乏营养而有些孱弱,他甚至一度想着不如就在此地安安静静离世。

好在一个途径山上的旅行者发现并救了他,这个好心的救助者还赞助了谢建光回家的车费。

不过倔强的谢建光不甘心就这样落魄地回去,竟转而买了去杭州的车票!

但他全身上下呈现出的颓靡状态使自己一出杭州火车站就被警察盯上了,他们以为谢建光是疯了的流浪者便将其送去了当地收容所。

几经折腾,他的气数也耗得差不多了,居然也有了回乡的念头。最后在一些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当他衣衫褴褛地出现在家门口时,正苦寻着儿子的父母既惊又喜,对于他们而言不管发生了什么事,谢建光能平安回来就好。当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哪!

而就在众人觉得谢建光在外头经历了苦头,会安稳在老家扎根下来时,他的行为再次“颠覆”了大伙的认知。

修养好后的谢建光那不安分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他甚至想挑战一些更偏远,人烟罕至的地方比如云贵高原。

这次他有了先前的经验教训,并没有急于出发而是做足了前往云贵高原的攻略。

04 历经35年走过30万公里,他成为徒步界的传奇

在徒步去往云贵高原的路途上,谢建光不再“孤寡”地仅凭自己的力量办事,他会和当地的陌生人打好关系,通过为他们做许多力所能及的农活来赚取食物或钱财。

如此“边打工边行走”的方式倒也让他顺利走过了祖国每个省市,虽然劳累和饥饿并没远离他,但已比第一次毫无经验的莽撞之旅好很多。

就这样磕磕绊绊终于让谢建光来到了云贵高原。

此处祖国优美广阔的美景不禁让他觉得之前所经历的困苦均为浮云,也令他感叹终是见到了不同于落后村庄的大气风光!

从二十几岁的徒步“小白”直至成长为能在野外独立生存的“达人”,个中酸甜苦辣唯有谢建光自己知晓。

有人耐心地算了下他所走过的那些里程数,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谢建光35年的行程中竟然徒步走了近30万公里!妥妥地显现出“夸父逐日”般地执着!

他还激动地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和某地的风土人情都记录在笔记本上,长年累月下来整理出了长长的故事且于2016年出版了《疯行天下》一书。

这本书记录了他在广东、宁夏、青海等多地的行走经历及因此引发的人生感悟。

至此,他终于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作家梦想,而行走、阅读、写作成为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这也是他和其他流浪汉的不同之处。

在某个夏天即将到来之际,谢建光打算往东北方向前进,也正是这一次旅程令他以遗憾收尾。

都说某些人的第六感特别灵验,诚如谢建光在出发东北前的预感那样。他曾对朋友说自己可能在某个美丽的黄昏停止心跳,而这句话也写进他的书中,不承想却一语成谶。

05 忽略身体出现的异样,他的人生脚步止于黑河

2018年,谢建光到达了人生最后一个目的地:黑龙江省黑河市。

就在到达这里的前一天,通过其朋友圈大家得知他的身体状况似乎不尽如人意,纵使如此也没有使他脚步停止下来,依然坚持到了黑河。

旅途过程中不知有过多少不舒服,这点小事不算什么。当时的谢建光是这样想的,以为亦不过是一次寻常的小问题,待在黑河好好休息一阵便行,并不妨碍自己接着继续北上的步伐。

可这次他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终究没法再继续完成远大的梦想。

在谢建光倒下的前一刻,他的朋友圈还记录着彼时身体出现的问题,其中提到了“下肢浮肿,全身乏力和呼吸不畅”。

如果他能预先重视身体发出的这些警告及早就医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他在黑河时消化道出过血并且长时间地拉黑便——”谢建光朋友曾这样告诉记者。

尽管如此,可倔强的他还是不肯就医,后来情况愈加严重才让宾馆的老板打120急救电话。

医院做了最全的抢救措施却没能挽回谢建光的生命,最终他带着未了心愿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结语

谢建光离世那年是59岁,这个年龄在现代化社会中亦不过是壮年,甚至还未迈入老年的门槛,可他就在这个本该安享的年纪里在异乡逝世了!

正映衬了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过的话:“”我会在徒步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直到走不动的那天。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路上!”

而今,事实却 “如他所愿” ……不知道这于他而言是种另类的目标还是未能再前行的遗憾。

但不管如何,他还是给社会留下了一些东西,这东西透过不同的人眼瞧则呈现出不同的意义。

对于同样热爱徒步的人群而言,他代表了始终不渝地坚定信仰且能鼓励自身跟随信仰活出自我;

对于普通的大众百姓而言,我们能透过他的那本《疯行天下》见识世间万物形形色色的有趣事物,开阔眼界之际深思人生意义。

当然,这一切对谢建光父母来说无疑是一场致命的打击,也许他们思索良久都不能理解儿子做法的意义,他们只是心痛这世间少了一个血脉至亲。

这同样给社会人群敲响了一记警钟——在你竭力实现自我梦想时,请不要忽视爱你的人的感受,彼此多一些理解沟通方是顺利进行计划的前提;

再者,千万千万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即使是小问题也不要轻易忽略,要知道你若想“革命”还得靠身体这“本钱”来支撑!

参考资料:

中国宁波网-《客死黑河 宁波徒步狂人谢建光走了》 2018-01-3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