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小一新生”家长陆续接到了班主任的家访通知,不少家长纠结如何给老师一个好的印象?需要准备什么?
七宝明强小学一年级年级组长孙英姿刚 结束家访工作, 听她来聊一聊 “家访那些事儿” , 或许可以给到迷茫的新生家长们一些实用的小贴士。
挨家挨户“收作业”
(相关资料图)
七宝明强小学的老师孙英姿是一年级的年级组长,同时也是一位“小一新生”们的班主任。
据了解,在家访之前,明强小学的班主任们为家长和孩子们“布置”了作业,而老师们家访过程中有个重要环节便是“收作业”。
孙英姿说:“我们这届一年级共有18个班级,其中有7、8位新班主任,他们对于和家长聊点什么,可能也会有些迷茫,但是,有了‘收作业’这一环节后,老师和家长之间就有了许多的共同话题。”
有哪些创意“作业”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来完成呢?
·一份自我介绍小海报
学校让每位学生制作一张A4纸大小的海报,在海报上贴上孩子的照片,写上基础信息、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
班主任会将班级所有同学的海报张贴在教室里,方便开学后,学生之间相互认识。
·一个学生的小作品
有兴趣爱好的孩子也可以将自己的一张绘画作品、亲手制作的陶艺作品或折纸作品在家访过程中交给班主任老师,老师会收集后将其布置在教室里。
孩子们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孙老师表示,在“收作业”环节中,家长们的话匣子也渐渐打开了。
她回忆道,父母除了关心学校的一些情况,也会将自己的期待告诉老师,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快乐成长,也有的家长则希望老师能够温柔一点……
坦诚沟通很重要
孙英姿老师反复提到的一点便是 “坦诚沟通” 。
作为一名资深班主任,这也是她想要给广大家长们的建议。
她说: “在老师来家访前,家长可以提前做个简单的总结,把孩子各方面的情况与班主任老师进行一个沟通,这还包括孩子的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过敏原、饮食习惯、身心健康等。对于身体有特殊情况的学生,班主任在了解之后也会汇总到学校,并做好相关处理。”
同时,孙英姿还想告诉广大家长们,除了孩子的优点,其实缺点也是可以和班主任进行沟通的,对学生了解得越全面,才越利于家校协同育人。
下雨天家访,上一位学生为孙英姿带路去下一位学生的家
送上门的仪式感
此外,在家访中,七宝明强小学的班主任们还为家长和孩子们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明强小学录取通知书” ,为“小一新生”们的入学增添满满的仪式感。
为学生颁发录取通知书
孙英姿说:“孩子们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可激动了,识字比较多的学生当场就读了一遍又一遍,还让爸爸妈妈把录取通知书锁在保险柜里。”
除了录取通知书,学校也为每个家庭准备了一本 “育苗宝典” ,里面包括学校的介绍、育儿方法等,还包含了一张由家长亲自设计的手绘版校园地图,便于“小一新生”们提前熟悉校园。
除了上文提到的坦诚交流、自我展示之外,还可以注意以下2点:
1. 小朋友可以主动和老师交流,加深老师对自己的了解。
2.家访时间一般在30~60分钟之间,不用准备太过于丰盛的水果、餐食等,老师一天要家访好几个家庭,基本不太会食用。
图文: 第一教育编辑:汤婧娴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提醒:如果您不想错过“今日闵行”,记得“星标”,并多点“赞”和“在看”,这样,每天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号列表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