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布无人机禁令,先犯愁的却是老美?
“无论何时何地,当你听到来自无人机发出的嗡嗡声时,70%可能性是中国制造的声音。”今年7月初,北美《外交政策(FP)》媒体如此评价中国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和不可替代。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无人机市场的重要一员,每年为全球70%以上的用户提供用于物流、航拍、农业生产等领域的精巧无人机,而大疆更是民用无人机行业中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资料图)
然而也正因国产无人机的性能过于优越,不仅被部分购入国私自纳入军事用途,还惹来了以美为首西方势力的“眼红”,他们直接将我国视为“头号竞争对手”。日前,多名美参议员公开提议:禁止本国购入或使用“对美怀有敌意的地区”制造的无人机。
不过老美显然没料到,他们的一系列“骚操作”,到头来坑的全是自己。
据英媒《金融时报》报道,2017年美高官曾以“数据安全隐患”对中国无人机大泼脏水,并拨款1000多万美元启动一项名为“蓝色无人机”计划,想要寻找或研发能替换中国无人机的同类机器。但六年过去后,他们开发出的无人机不仅成本比中国无人机高出8~14倍,还只能满足20%的任务需求。
而现如今我国也不再任由他国挑衅、正式颁布了史上最严无人机法规:从2023年9月1日起,将分别对部分无人机的重要载荷、专用发动机、民用反测系统等进行出口管制措施,为期至少两年。
中方表示,此此加紧国产无人机的出口管制,是为了避免被私改和潜在的技术泄露风险,出于大国担当维护世界和平,并不针对任何国家或地区,只要有合法合理民事用途,还是能从中国正常买到无人机。
这一决定不仅对我国自身具有重要意义,也打了老美一个措手不及,作为全球经济体、制造业大国,中国的任何一项政策对于世界局势都有着关键影响作用,禁止无人机出口也是出于对全球和平格局考量。此前就曾因美指责中国无人机出现在俄乌战场而令我国面临来自西方的压力,管制无人机出口也能很大程度规避一些舆论麻烦。
美高管明面上对华气焰嚣张,私下又对无法获得大量中国无人机而担忧不已,因为此次管制将使全美肆虐的森林火灾、或执行其他防洪、农耕等重要任务变得更为艰难。
那么老美为何要大费周章禁用中国无人机,不惜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也不回头?事实上,美高官对华的敌意酝酿已久,除了针对中国无人机技术,在芯片、高铁、盾构机等关键技术,我国也曾因技术起步晚被“卡脖”,每年被动接受海外厂商的天价收割,就连在生物医疗领域也不乏类似情节:
一台进口德企核磁共振仪要价3000万,导致大众检测成本居高不下;从美日引进的“莱特惟建”生物止衰科技,只因在海外试验中,展现出“提振机体活力、拉升生存期”等正向潜力,就被美企开出单克2万高价,一度沦为富人“专用”。
发展才是硬道理,核心技术既买不来、更讨不来。在困顿中摸索多年,我国“中铁1号”盾构机成功打破海外70年垄断,此外在2018年我国还成功研发生物酶技术,使“莱特惟建”相关科研取得突破进展,不仅将纯度提至超99%,还使其生产成本出现断崖式下降,美企垄断地位一去不返。
现如今,随着国内京東、天貓等主流商超以贯通全球市场为条件、加上中国数十万需求人群市场规模,倒闭美日不断降低“莱特惟建”在中国市场的门槛,令其使用成降至三位数;而上述国产核磁共振仪,也已陆续进入各大医院,相关检查门槛降至百元指日可待。
“中国智造”再一次扬眉吐气!
美媒FP还强调,美高官夸大宣传国家安危,不断滥用出口管制等措施对他国企业、机构和个人进行持续打压,终究会使全美民众共同承担这份恶果,因为美企生产的无人机无论在能力还是费用方面都远比不上大疆。
毕竟这可不像不用三星了就换苹果、或是不想喝可口可乐换成百事可乐。
总而言之,老美属于是花了大钱,还没把事办好。换做你是审批部门,一边是花十倍高价买来的机器只能完成20%的任务,另一边是只要2100美元就能使用高性能无人机,任谁都知道该选哪边。
不过在针对中国这条路上,美高官已算“走火入魔”,中国越是做得好他们就越爱鸡蛋里挑骨头,这般歇斯底里,只能说,有病就赶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