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中南海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希望共青团中央深入贯彻党中央要求,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使命任务,传承弘扬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更好把青年一代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接续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把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成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把党的中心任务当作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和方向,是一百多年来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征程。当代青年的成长期、奋斗期与这一伟大进程高度重合,肩负的使命无比光荣、担当的责任艰巨繁重。”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应当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围绕党的二十大确立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真正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为党和人民的蓬勃事业汇聚起青春之力。
(资料图片)
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今日之青年,明日之中国。青年是全社会最积极、最有活力的群体,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国青年有理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就会充满希望。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注重对广大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广大青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其中,对青年的政治思想引领是首要工作,引导青年领会好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要增强青年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把广大青年汇聚在党的理想信念旗帜之下。
帮助青年练就过人本领
当前,我国正处于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一代重任在肩,是见证者更是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成为栋梁之才,既要德配其位,也要才配其位。要胜任领导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是青年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其立场、观点、方法是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领。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我们要帮助青年做好理论的学习、增强青年的理论功底,使青年能够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观察形势、分析情况、解决问题。广大青年既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多读无字之书。所有实际能力的获得都要靠实践,青年的成长成才还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出“象牙塔”,把目光投射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炼、练就本领,从而成长为于国于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帮助青年提升担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在革命年代,《毕业歌》激昂的旋律展现了青年朝气蓬勃以天下为己任、奋发向上的一腔热血,“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青年也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当代中国青年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际遇,又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青年一代身上。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新时代青年必须担负起时代重任,在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我们要把握好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继承并发扬永久奋斗优良传统,帮助青年提升担当意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进程中凝聚青年之力,让青春之花绽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
助力青年成才成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闯劲、最具进步思想的群体,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要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一棵小树的成长需要充足的时间,还需要阳光的滋养和雨露的灌溉,这是自然界的规律。青年的成长同样如此,既要立足当下只争朝夕,又要着眼百年大计保持历史耐心。青年是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正值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和事业发展的起步期,特别需要组织的引导、呵护和栽培。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属于青年自己的组织。我们要遵循青年的成长特点和成才规律,尊重青年在自身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培育好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今天,支撑青年发展的物质条件显著改善,中国青年的生活水平整体跃升,精神成长空间也更为富足。但由于就业市场相对饱和、生活成本较高等原因,青年在择业时更加焦虑,不少毕业生迟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带有消极意味的“孔乙己文学”在青年中悄然流行,有些青年遭遇挫折后选择了“摆烂”“躺平”。青年的发展不仅是个人问题,更关乎着国家进步与民族未来。共青团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为青年“引路子”“搭台子”“架梯子”。团中央正争取每年扶持5万名青年创业,帮助10万名以上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毕业生找到工作,组织100万名大中专学生参与就业实习,提高社会化能力,引导青年树立正确择业观和奋斗观。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春是一生中最美的季节,恰是风华正茂。青春是一场奔赴光荣与梦想的征程,新时代青年重任在肩,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奉献者和弄潮儿,“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用青春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作者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