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戏师生班底
(资料图)
以青春之力演绎经典
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团音乐剧《家》延续了中央戏剧学院“师生同台,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主创团队由学院教授担任,演员集结了学院众多优秀教师和学生。在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驱使下,主创团队开始改编创作,以音乐剧的形式重排《家》,将经典性与实验性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主创团队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剧情结构并丰富唱段设计,对其表现形式、叙事风格等进行再创新,既有对五四精神的传承,也有以当代表达贴近观众的积极探索,期望与《家》的精神内核相互映照,延续经典作品的当代价值。
音乐剧《家》讲述家,讲述爱,讲述觉醒,讲述青春,一群热血奔腾的年轻人为家国与理想而奔走呼喊。巴金的《家》的精神内核与力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学院年轻的师长学子们正是这精神的后来者与继承人。在舞台上,他们教学相长,在故事中,他们振臂呐喊,青春的热力在舞台上被点燃,精神在这共振的同频中传承。
十二年磨一剑
成就“院藏经典”
音乐剧《家》改编自文学巨匠巴金的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封建大家庭“高家”的腐朽没落,以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和瑞珏、梅芬、鸣凤等关键人物的不同命运为线索,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了新一代青年人冲破藩篱的决心和民主意识的觉醒。
实验剧团秉承“经典性”与“实验性”,在还原原著剧情与传承精神内核的基础之上,主创团队倾力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剧《家》,视觉呈现上兼具写意与写实,吸收古典舞、民族舞、中国戏曲等元素,大胆融入摇滚乐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东方与西方的碰撞,更是鲜明突出了“新一代”与“旧一代”的矛盾冲突。十二年之功,音乐剧《家》已经成为中央戏剧学院的“院藏经典”。
故事梗概
“1920年到1921年,就是《家》的年代……”
中国四川一大户高家,长房有三个儿子:高觉新、高觉民、高觉慧。“五四运动”后,他们受到西方文化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但其命运依然处于中国封建思想的束缚之下……
在奉行旧礼教的高家老太爷主导下,长房长孙高觉新被迫放弃与青梅竹马的表妹钱梅芬的爱情,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迎娶素不相识的李瑞珏,最终钱梅芬积怨亡故,而怀胎十月的妻子瑞珏也被家中长者以避“血光之灾”为名,逼往城外难产而死,酿成三人的终生悲剧。老三觉慧与丫鬟鸣凤从小一起长大,暗生情愫,鸣凤却被当地的“孔教会”会长冯乐山看上,欲娶其做小,鸣凤不堪其辱,投湖自杀。只有老二觉民,坚决不服从高老太爷的联姻安排,与自己心仪的琴表妹逃离。
这个20世纪20年代的“家”,已远远超出了家庭的概念,成为当时专制、封闭、腐朽社会的一个缩影,成为戕害生命、灵魂的地方,也是许多青年背弃旧家庭,投向新生活的精神旗帜!
音乐剧《家》
全国巡演上海站
| 演出 |
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团
| 时间 |
8月18、19日 19:30
| 地点 |
上音歌剧院(汾阳路6号)
| 时长 |
135分钟(含15分钟中场休息)
以实际演出时长为准
小艺将送出4张票
(1人2张)
8月18日 19:30
音乐剧
《家》
演出地点
抢票规则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我们将从中随机抽取
2位幸运读者
每人赠送演出票2张
报名截止至8月16日12:00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我们将从中随机抽取
2位幸运读者
每人赠送演出票2张
报名截止至8月16日12:00
2023,我们剧场见!
▼
上观号作者:上海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