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成睿 记者 陈素萍
“下姜村带动周边村庄抱团发展,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链条。从‘下姜’到‘大下姜’,从‘一村富’到‘村村富’。”“安吉余村通过环境整治,文化创意、乡村美学、研学教育等纷纷引入,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说起自己走访共富村调研的感受,团员夏雨洁语速飞快地给记者罗列一连串心得。
近日,由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师生组成的“共富路上不掉队”实践队伍从下姜启程,深入浙江省100个共富村的田间地埂,领略乡村绿水青山秀丽风景的同时,走进当地农户家中,感受乡村振兴实践成果,探索乡村共同富裕建设的优化路径。
(资料图片)
团队成员与衍昌村村书记进行访谈
从村民脸上挂满的笑意
感受他们的幸福和满足
刚进下姜村,团员们就被桥南岸连片的百亩葡萄大棚吸引了注意。
阳光倾洒、翠叶叠嶂,颗粒饱满的葡萄垂在藤蔓上,在旁的果农自豪地介绍,下姜村的葡萄园采用现代化智农管理,通过智慧农业信息管理平台,可随时了解葡萄生长情况,能实时调节大棚内的各项功能,不仅使葡萄品质更优、味道更美,也大大提高了葡萄的产量。现在,这项技术已经推广到下姜村周边,带领大家一同发展现代农业。
随后,团员们又走访了下姜妙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村里的农特产品经销点、狮城酒坊、茶糖酥特产小店等,实地了解村庄的发展变化。“‘大下姜’联合体成立以来,咱们各种特色农产品销路变得更加开阔,销售额也随之大幅增长,大家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经营着手打麻糍坊的伯伯乐呵呵地与同学们说。
团员们还先后前往了衍昌村、大石盖村、余村村等地,实地调研村庄的产业项目,并通过走访座谈深入了解了各村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团队负责人廖海莲说,此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入户座谈,“从村民脸上挂满的笑意就能感受到他们的幸福和满足。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实践调研,将这些共富村的探索经验推广到更多乡村。”。
团队成员向翠光岩村民们了解村庄发展
了解真实的乡村建设
必须来亲眼看一看
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每天晚上都对前期的调研报告进行了交流讨论,“我们通过走访农户、村企、文化礼堂等地,与村干部、村民、企业负责人等群体代表进行互动交流,发放问卷调查等,深入了解这些村庄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发展过程中的‘成长的烦恼’,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
廖海莲感叹的说:“收获太大了,这些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让我们的调研报告真正的是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了解真实的乡村建设,必须来亲眼看一看。”夏雨洁也笑着告诉记者,“比较头疼的是把各个地方村民的方言翻译成普通话。虽然有时候忙起来顾不上吃午饭,起早贪黑也是团队常态,但我们收获良多。”她告诉记者,团队已形成了20余万字的精选访谈录,并且总结提炼出共富村发展实践类型,选取了团石村、余村村、山河村等多个典型”样本“,汇编成册,为其他村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示范。
“我们还开展了68场宣讲活动,将我们一路上看到的共富村发展成就讲述给大家听,详尽展示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团队负责人廖海莲有感而发,“未来,我们还将探访更多的村庄,深入了解各村的发展情况,并通过宣讲、科普课堂等活动,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建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