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原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资料图】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2、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原文: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3、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4、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5、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1、唐代诗人宋之间的《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文:岭外的音信全无,经历了冬夏又过了一春。距离家乡越近就越感到胆怯,没有勇气询问从家乡来的人。
2、唐代诗人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蓣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译文:独自在外做官的人,对眼前的早春景象颇感惊讶。海天相接处的云霞放射出万丈光芒,梅花柳树使江边的春景生动怡人。温暖的天气催飞黄鸟,晴朗的春光唤醒浮萍忽然听到陆丞的《早春游望》,思乡之泪几欲沾湿衣襟
3、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成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戌楼上的鼓声使路人断行,秦州的秋天传来一只大雁的哀鸣。露水从今夜开始显现,月光当是故乡的明亮虽有兄弟却分散各方,家遭破坏兄弟生死不明。想寄的书信不知送往何处,何况是人荒马乱,鸡犬不宁。
4、唐代诗人王维的《杂诗三首》其一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译文:家住在孟津河岸边,家门正对着孟津河河口。常常有过往江南的船只,可以捎一封书信送到我家么?
5、唐代诗人王维的《杂诗三首》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译文:您从故乡而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您来时我家窗前的寒梅开花了没有?
6、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京口和瓜洲只有一江之隔,我所在的钟山与家乡仅隔几重山。春风再次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着我回家?
1、《静夜思》
2、《阴雨》
3、《思乡作》
4、《归家》
5、《杂诗三首》
1、《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2、《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表面看来写的是诗人在外地为官,境遇艰苦,其实写景即是抒情,作者的心情就像这岚雾、滩声、峡气、正所谓,阴天,在不开灯的房间,思绪万千,心潮澎湃,想要回到京城,但事不如人愿,古来材大难为用,将登太行雪满山。
3、《思乡作》
唐·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思乡作》是唐代诗人布燮所作诗词之一。布燮,长和国使人。南诏郑氏篡蒙氏,改国号曰大长和。布燮,官名,其宰相也。
4、《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解释:儿子拉着衣服问我,为什么我那么迟回来?我和谁在争夺岁月,赢得了双鬓边上的银发?
赏析:前两句写出了稚子的天真与可爱,用来衬托后两句诗人的严肃的沉思。后两句其实是诗人的自问,自己在官场沉浮,去争生活,争名利,不知不觉人已渐渐老去,双鬓渐染。诗人抒发了淡淡的对日薄西山的感叹。“赢得”二字更是刻画了诗人一种安详之中略带苦笑的神情。
5、《杂诗三首》
唐·王维
其一
家住孟津河⑴,
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
寄书家中否?
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其三
已见寒梅发,
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
畏向玉阶生。
《杂诗三首》,是王维拟江南乐府民歌风格所作的一组抒写男女别后相思之情的五言绝句 。第一首,描写闺人怀远以及盼望音书的心情。第二首,描写游子思念家人 ,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中情形的话。第三首,写思妇给丈夫回信中的话。三首诗写出一种缠绵深婉之情,或直抒胸臆,或托物寄怀,都不事雕琢。
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有以下:
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亿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献祝福网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2.《竹枝》【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4.《示儿》【宋】陆游与重阳节相关的诗句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5.《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标签: